一轮明月 两处相思——2022京台迎中秋诗会在京举行
来源:海峡之声 | 2022-09-06 11:10:17
海峡之声广播电台9月5日北京消息(记者 曹婷)2022京台迎中秋诗会于5日下午在北京丰台宛平城举办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北京丰台和台湾高雄分会场的200余名两岸基层民众“云端”聚首,共迎中秋佳节,共赏宛平秋景,共叙同胞亲情。
本届诗会以“情满中秋两河缘 诗情画意一家亲”为主题,在丰台少年宫合唱《卢沟谣》中拉开序幕,诗歌朗诵《水调歌头》《孝亲歌》《春江花月夜》《中秋的月亮》《桂子山问月》等陆续登场,古筝弹奏《高山流水》、琵琶演译《小霓裳曲》、歌曲《月亮代表我的心》等节目精彩纷呈,42式太极拳表演、书法创作、荼艺表演等活动也充满中秋元素,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和点赞。
一轮明月照两岸,“云端”相聚叙亲情。活动过程中,举行了京台基层交流基地授牌仪式,北京市台办主任霍光峰为丰台卢沟桥文化发展中心授牌。丰台社区主任、高雄基层里长开展了互动交流,两岸社区居民还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互致中秋问候,围绕两岸中秋佳节喜闻乐见的民风、民情、民俗等地方特色文化进行交流互动,共同展示同根同源关系、展示两岸社区文化生活、联袂献上诗歌朗诵《两河缘 一家亲》,共同歌舞《我们都是一家人》,2小时的诗会高潮迭起,掌声、欢呼声不断,洋溢着浓浓的血脉亲情。
授牌仪式
北京台资企业丰台联谊会副会长蔡幸娟在接受海峡之声采访时表示,台湾过中秋节有烤肉的风俗习惯,家家户户把餐桌摆到门口的街上连成长龙,烤起肉来热闹又香甜。2011年婚后在北京开始新生活的蔡幸娟已经很久没有过那样的中秋了,但自从2017年以来,只要没有意外情况,她都参与了中秋诗会活动,并且活动还在不断发展进步,让她每年都有新的体验。“刚刚在连线里看到我们里长!很亲切很激动!听到他们熟悉的口音,我的思乡情都得到纾解。”蔡幸娟说。
“中秋佳节倍思亲,一家人就得亲又亲。中秋节到了,我祝福台湾的同胞节日快乐、身体健康!”92岁的郑福来老人当天也来到活动现场,接受采访时,他深情地送上中秋祝福。作为“卢沟桥事变”的“活历史”,郑福来先后为70多个国家、数以万计的游客义务讲解卢沟桥的抗战往事,一讲就是70多年。提起往昔,郑福来仍然情绪激动,称应牢记历史,知道兴替。他满怀希望地说,中国现在民富力强、不断发展,期待中国的年轻人们再创辉煌。
郑福来老人
北京市丰台区领导表示,两岸同根同源,血脉相亲。在京台基层交流交往中,凝聚了“两岸一家亲”共识。丰台、高雄以流经丰台的母亲河永定河与流经高雄的母亲河爱河结缘,各领域的交流持续不断,希望京台两地共同努力,为切实增强两岸同胞福祉做出积极贡献。
明月千里寄相思,北京市丰台区台办还开展了“两河缘一家亲”征文活动,已收到来自基层干部群众和在京台胞的诗词30余篇。京台两地亲人还通过邮寄一封书信、一张明信片、一盒月饼等寄寓无限秋思与祝福,通过微信视频分享各自的工作、生活、学习感受。
编辑: 梁华
分享: